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于2017年1月发布的《2016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本人选取一些觉得有意思的点一窥整个互联网的发展状况(统计截至2016年12月)。

1、中国网民规模达7.31亿,相当于欧洲人口总量,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6.95亿,手机网民占比达95.1%。

2、手机支付用户规模接近4.7亿,线下支付习惯已经形成。

3、网约专车用户规模为1.68亿 ,共享出行进入规范化发展期。

4、有32.5%的中国网民使用互联网进行慈善行为,用户规模达到2.38亿,互联网构建透明公益新生态。

5、我国网民规模经历十年的快速增长后,人口红利逐渐消失,网民规模增长率趋于稳定;移动互联网发展依然是带动网民增长的首要因素,我国新增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群体占比例达到80.7%。

中国网民规模和互联网普及率

新网民互联网接入设备使用情况


6、 我国农村网民占比为27.4%,规模为2.01亿,城镇网民占比72.6%,规模为5.31亿。

中国网民城乡结构

7、上网技能缺失以及文化水平限制仍然是非网民上网的重要原因。

非网民不上网原因

9、中国网民男女比例为52.4:47.6,网民性别结构进一步与人口性别比例逐渐接近。

中国网民性别结构

9、我网民以10-39岁群体为主,占整体网民73.7%,其中20-29岁年龄段的网民占比最高,达30.3%。

中国网民年龄结构

10、网民中具备中等教育程度的群体规模最大,中国网民继续向低学历人群扩散。

中国网民学历结构

11、网民中学生群体规模最大,占比为25%,其次是个体户/自由职业者,占比为22.7%。

中国网民职业结构

12、月收入在中等水平的网民群体比例最高,我国网民规模向低收入群体扩散。

中国网民个人月收入结构


13、用手机、电视上网网民规模保持快速增长,台式电脑、笔记本的上网比例继续呈下降态势。智能电视作为家庭娱乐上网设备,上网比例继续攀升,网民使用电视上网的比例为25%,较2015年底提升了7.1一个百分点。智能家居逐步普及。

互联网接入设备使用情况

14、中国网民人均每周上网时间为26.4小时,与2015年基本持平。

网民平均每周上网时长

15、 移动网民经常使用的app中,即时通讯类app用户使用时间分布较为均衡,与网民作息时间相关度较高;网络直播app在17点、19点、22点和0点出现四次小高峰;微博社交类app用户在10点之后使用时间分布较为均衡,在22点出现较小使用峰值;综合电商类app用户偏好在中午12点及晚8点购物;综合资讯类app用户阅读新闻资讯的时间分布较为规律,早6点至早10点使用时长呈上升趋势。

5类app用户使用时段分布


16、基础应用用户规模增长稳健,内容拓展为企业关注点。及时通信、搜索引擎、网络新闻和社交为基础应用,核心业务已进入相对成熟的发展阶段,用户规模保持平稳增长。 及时通信通过拓展服务内容再次获得增长,个人即时通讯差异化更加显著;搜索引擎在技术创新和服务延伸方面均有进步,针对用户个性化、场景化需求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服务,形成以搜索为入口的多服务生态体系;网络新闻向多形式、多平台化发展,对监管和内容创新提出更高要求;细分社交平台进一步丰富,向创新、小众化方向发展。

17、网上外卖用户规模增长明显,外卖用户规模达2.19亿,占网民比例达到28.5%,线上线下融合速度加快。

18、出门“无钱包”时代悄然开启,网民在线下实体店使用手机支付结算的比例高达50.3%;互联网理财用户规模增长进入平稳期。

19、网络娱乐类用户规模稳中有升,移动游戏成为增长亮点,行业营收全面超越PC客户端游戏。

20、教育、医疗互联网进程加快,网约车向规范化发展。

互联网应用使用率

手机互联网应用使用率


21、我们在手机端最经常使用的app应用时即时通信,79.6%的网民最常使用的app是微信;其次为QQ,占比为60.0%。

2016年网民最经常使用的五个app

22、个人端方面,以微信为代表的主流即时通信产品功能差异已经十分明显。微信在2016年第一季度关闭了导入QQ联系人的功能,将连接用户购物出行的生活服务需求作为主要发展方向;而QQ用户由于群体年龄比较低,功能偏向于连接年轻用户的阅读、音乐等娱乐需求。此外,以陌生社交作为核心功能的陌陌通过引入直播服务实现了快速发展,以及直播服务营收占比超七成。

23、企业端方面,基于工作场景定制的移动即时通信产品 成为厂商竞争的重要领域。未来企业即时通信的沟通、协同、安全将成为竞争的三大核心因素。

24、以搜索产品为流量入口、多种互联网服务互联互通的生态体系已经形成。搜索应用与信息类、娱乐类、商务消费类互联网应用不断融合,如即时通信、社交、新闻、网络零售、O2O服务、互联网金融信用等,特别是快速发展的O2O消费,正在成为搜索引擎市场的创新价值挖掘点。


25、在各种主流互联网营销渠道中,即时聊天工具营销推广的使用率最高,达65.5%;电子商务平台推广,搜索引擎营销推广分列第二、三位,使用率分别为55.1%和48.2%。

企业各互联网营销渠道使用比例

26、在各种移动营销推广方式中,微信营销推广使用率最高,为75.5%。

企业移动互联网营销渠道使用比例

27、企业对云计算、物联网与大数据三类新技术的认知比例分别为57.9%、53.4%和52.1%,与2015年持平;企业对新技术的采用/计划采用情况相比2015年有明显提升,均已接近或超过20%。

企业对新技术的认知情况

企业对新技术的采用/计划采用情况

28、相比2015年,制造业企业对智能制造领域中的自动化制造、工业机器人应用、网络化协同制造的认知比例有所下降,对柔性化生产和定制化生产的认知比例与去年基本持平;与服务业企业对新模式的积极实践相比,制造业企业对智能制造相关技术和模式的采用/计划采用则相对慎重,其中,仅定制化生产的采用/计划采用的比例相比2015年提升了1.4个百分点。

制造业“智能制造”的认知情况

制造业“智能制造”的采用/计划采用情况

29、在香港上市的腾讯公司和在美国上市的阿里巴巴公司的市值总和超过3万亿人民币,两家公司作为中国互联网企业的代表,占中国上市互联网企业总市值的57%。


资料来源:第3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全文)